产业空间

医药主题ETF年内平均跌幅11% 净流入额却达349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易妍君 广州报道

7月以来,医药板块的调整还在继续,细分行业指数进一步下跌。

截至7月6日,300医药指数(000913.SH)、CS创新药(931152.CSI)、中证医疗(399899.SZ)年内分别下跌了12.08%、12.98%和18.96%

不过,今年内,也有抄底资金涌入医药板块。截至7月6日,仅医疗ETF(512170.SH)的净流入额就达到100亿元,为年内净流入额第三高的股票ETF。

整体而言,根据Wind统计数据,截至7月6日,51只医药主题ETF年内的平均跌幅为11%,而这些ETF的净流入额合计达349亿元。

“医药下跌最主要的原因,是医药已经从以前的高利润行业变成了公共事业,所以整体的估值体系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导致整体医药的跌幅很大,但这个过程中,散户转变观念可能需要一个过程。同时逢低抄底的观念又深入人心,所以会出现医药ETF份额不断增长,散户占比不断增加的现象。”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胡泊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抄底资金青睐医疗、医药ETF

医药板块持续低迷的上半年,一部分市场资金呈现出“越跌越买”的趋势。

7月6日,伴随中证医疗指数(8407.433, 0.00, 0.00%)、300医药指数的下跌,医疗ETF(512170.SH)、医药ETF(512010.SH)的净值分别下跌逾1%。

但这两只ETF的净流入额分别达到2.30亿元、0.88亿元,为当日净流入额排名第二、第十一的股票ETF。

拉长时间来看,截至7月6日,华宝中证医疗ETF、易方达沪深300医药卫生ETF年内分别下跌了18.17%、11.66%。同期,上述两只ETF的净流入额分别达到100.69亿元、83.23亿元。

其中,上述医疗ETF跟踪的指数为中证医疗指数,该指数覆盖了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医疗行业的上市公司股票;上述医药ETF跟踪的指数为沪深300医药指数。

黑崎资本创始合伙人陈兴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尽管这两只ETF今年以来净值累计下跌超过11%,但基金的份额不降反增,这表明尽管医药行业波动较大,但选择医药基金的投资者仍然很多。这种情况可能反映了投资者对医药行业的长期看好,即使短期内价格有所波动,仍然持有或增加医药主题ETF的份额。

同时,年内下跌幅度较大的创新药ETF、生物医药ETF,也获得了较多资金的青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统计的数据显示,全市场跟踪创新药指数(包括CS创新药、SHS创新药)的股票ETF共有11只,这11只ETF年内均获得了资金净流入,净流入额合计达到78.26亿元。

其中,今年以来,银华中证创新药产业ETF、广发中证创新药产业ETF的净流入额分别为51.42亿元、21.12亿元。同期,这两只ETF分别下跌了12.79%、12.28%。

这两只创新药ETF所跟踪的指数均为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该指数的前十大成分股分别为恒瑞医药(48.390, 0.00, 0.00%)、药明康德(63.010, 0.00, 0.00%)、智飞生物(41.820, 0.00, 0.00%)、长春高新(141.710, 0.00, 0.00%)、沃森生物(25.170, 0.00, 0.00%)、复星医药(30.750, 0.00, 0.00%)、华东医药(45.610, 0.00, 0.00%)、科伦药业(28.620, 0.00, 0.00%)、泰格医药(62.930, 0.00, 0.00%)和人福医药(26.450, 0.00, 0.00%)。

此外,全市场跟踪生物医药指数的股票ETF共有3只,其中,2只生物医药ETF年内的净流入额均超过2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医药主题系列ETF中,中药ETF是年内唯一实现基金净值增长的一类ETF。

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6日,今年以来,鹏华中证中药ETF、汇添富中证中药ETF的净值分别上涨了逾7%。

这两只ETF在场内也获得了资金净流入。其中,鹏华中证中药ETF年内的净流入额为3.19亿元。

部分医药主题ETF 数据来源:Wind

散户越跌越买?

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对医药主题ETF的偏好存在差异。

截至去年末,中药ETF(560080.SH)的机构投资者占比达到95%,创新药企ETF(560900.SH)、医药ETF沪港深(517990.SH)的机构持有者占比也较高。

而个人投资者则更为青睐医疗创新ETF(516820.SH)、医疗ETF(159891.SZ)、医疗50ETF(159847.SZ)等产品。

对此,胡泊指出,机构投资者的角度可能更偏专业,所以投资的港股医药股更多是有高科技含量的创新药。同时,中药作为一个消费行业来讲,它依然能够保持利润率,所以更像是一个现金流赛道,整体来说也有比较大的投资价值,这也是机构投资这两个板块的主要原因。

就今年的情况而言,陈兴文认为,今年内抄底医药主题ETF的投资者主要以机构为主。虽然具体数据可能会因基金公司和产品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机构投资者在医药主题ETF中的份额较大,占据较高的比例。

他具体分析,首先,机构投资者通常具有更多的研究资源和专业能力,能够更深入地分析医药行业的基本面和投资机会。机构可能对医药行业的长期潜力有更清晰的认识,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策略和目标,选择医药主题ETF进行配置。其次,一些机构投资者可能对医药行业的抗风险特性和稳定的现金流有较高的需求。

再者,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在风险偏好上可能存在差异。机构投资者通常具备更高的风险承受能力,能够接受更大的市场波动和风险。一些细分主题的ETF可能具有较高的风险和波动性,例如生物医药ETF。机构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中更能够平衡风险和回报,并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选择适合的细分主题ETF。

不过,胡泊指出,整体上看,散户抄底的行为还是不断地持续,所以明显能看到医药ETF在下跌的过程,份额反而不断地增长,而且从投资人的持仓比例上来看,散户的占比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医药医疗板块具有较强的长期投资价值,这种观念已经深入散户的人心,所以导致医药板块属于大家长期关注的焦点。”他谈到。

中药、创新药等细分赛道或存机会

目前,机构仍然看好医药行业细分赛道的投资机会。

陈兴文认为,创新药物研发公司,具备创新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医疗设备(器械)公司,或是具备创新模式、高增长潜力的公司仍有可能吸引到抄底资金。

他分析,创新药物是医药行业的核心驱动力(2.980, 0.00, 0.00%)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增加,创新药物领域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医疗设备和器械也是医疗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医用影像设备、手术器械、诊断设备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对医疗设备和器械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奶酪基金基金经理庄宏东表示,目前,医药板块估值以及公募基金持仓比例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在需求具备复苏趋势的同时,政策端近期存在边际友好迹象,因此短期具备较强吸引力。他认为,随着美联储加息有望在年内结束,创新药上游投融资环境将会从而转好,而从近期国内医保谈判续约规则来看,政策定调从边际上看也呈现更加友好的趋势,因此国内创新药企或将迎来日渐趋暖的经营环境。市场或对于港股通医药板块以及生物医药板块逐步乐观。

庄宏东还谈到了消费医疗行业。他指出,随着下游消费需求持续复苏,在板块业绩前期受损的背景下有望持续得到修复。市场情绪对于消费医疗行业前期较为悲观,板块在目前低位区域具备较强防守性,与此同时,由于具备较大行业潜在空间,板块同时具备一定进攻性。

富荣基金研究员杨皓童谈到,中药可能仍旧是后半年医药内部的主线领域。目前,政策利好频发,多数公司近两年开始出现经营改革拐点并释放业绩,在行业大的周期下,中药行情仍有望持续演绎。

杨皓童进一步谈到,从当前阶段来看,中药内部可重点关注三个细分逻辑:一是国企改革。二是基药目录调整。基药目录有望在近期发生新一轮调整,预期会加大中药及儿童用药的占比,部分有基药目录调整预期的企业值得重点关注;三是中药创新药。在政策的鼓励支持下,中药创新药获批临床的进度加快,部分具有中药创新属性的优质公司有望在政策红利下得到中药创新的红利。

此外,受到海外流动性预期及医药大会催化落地的影响,创新药板块近期出现调整,独立于港股的A股创新药也接连出现补跌。“创新药是我国在新时代体现强国竞争力的重要领域之一,我们仍然看好该领域的长期机会,并持续关注海外流动性变化。”杨皓童表示。

(作者:易妍君 编辑:姜诗蔷)

【打印】    【收藏】    【推荐】    【关闭】

协会微信二维码

 
 
进入编辑状态